人是三节草——读《悉达多》有感
缘起:今年五月份在网上买书,冲着诺奖作家赫尔曼。黑塞的名头,买下了《悉达多》,一直珍藏在书柜里。六月份的时候,读到五记里阿皮的读后感《幸未错过悉达多》,提到自己是受和菜头文章的影响才买来读的,然后满文都是对《悉达多》的夸赞。
马上被挑起了好奇心,原本如同练歌房歌单上远远排在后面的《悉达多》,马上被置顶为下一本状态。
书很薄,总共174页。据阿皮转述和菜头的话是快快翻过去,2个小时可以读完。我却因为一再反复品味某一段某句话,很长时间才读完。
读完有太多不同于阿皮的感慨,却怎么也理不出头绪。直到某天夜里失眠,再次想起这本书,细细思考,直到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小时候经常听奶奶挂在嘴边,用以安慰来诉苦的对象和自己的一句话:人是三节草,必有一节好。这时候雷光闪电,豁然开朗。
以《悉达多》为例来论述下人是三节草,必有一节好吧,应该很不错。
作者把《悉达多》分成上下两部来写,这两部恰好概括了主人公悉达多的一生三段:青年、中年、老年。如此划分,如此贴近现实的我们。
悉达多尚未成年,为了追寻婆罗门的最高精神境界,挥别爸妈,做了沙门。沙门就类似于游僧,渴了喝井水,饿了化缘,累了随便找个地方躺下。一路上,他遇见了释迦牟尼,遇见了酒、遇见了佛教然而每一样都不是他想要的。
一路走一路寻找。
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冰雪聪明的绝色美女卡玛拉。他决定停下脚步,跟随她学习爱情,获取财富。卡玛拉问他用什么来获取爱情?他说我会思考、我会等待、我会斋戒。卡玛拉问他靠什么来获得财富?他的回答依然是,我会思考、我会等待、我会斋戒。
会思考该是说自己有脑子;等待则意味着他有耐心还有大把的青春好时光;而会斋戒,应该是一种自我克制的人生态度。
他的确凭这三样收获了卡玛拉的爱情,也获取了大笔的财富。财色双收加上环境弄人,每日被声色犬马生活环绕的悉达多,学会了赌博,学会了在美色中游刃有余,学会了挥金如土。时光流逝,在财富美色的冲刷下,他任由自己放纵堕落,逐渐远离了思考、等待、斋戒。直到某天,他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爱情的唇不再甘美,一掷千金的生活让内心一天比一天焦躁不安,离快乐越来越远。
某个午夜梦回,细细检点,才发现自己不仅久已失落思考、等待、斋戒,现如今剩下的只有急功近利和贪得无厌,离当初做沙门的自己已经天遥地远。
毅然悄然净身离开,准备重回沙门生活找回初心。然而,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已经如同种在生活土壤里的种子,早就静静悄悄扎下了盘根错节的根,拔腿就走,不当心被绊了个趔趄,才明白自己种下的因已经无声无息结了果。
悉达多就是这样。当他在河边遇到一个可以收留他的摆渡人,两人结伴住在一起,准备过清淡生活,细细了悟人生,重回思考、等待、斋戒的日子时,悉达多遇见了他的儿子,而且是卡玛拉临终托孤。
无论曾经经历过什么,以为自己彻悟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又了解些什么,生命中总有摆脱不了的牵挂和宿命,比如骨肉深情。他开始不念过去不计未来只是尽心尽力抚养孩子,只希望用自己的深爱把孩子留在身边,每日担心他会被外面的热闹所吸引,怕他离开,怕他只身在外会受伤害。
然而,孩子还是偷偷溜走了,离开他,去了他想去的繁华世间。他痛苦、迷茫、牵挂、纠结,这时候才蓦然忆起,当初自己离开父母的时候,何曾有过留念,何曾考虑过他们的感受。远行的这么多年,他何曾思念过父母,何曾给父母捎过一个消息。
命运轮回,命运还他耳光,让他深刻体味儿行千里的担忧和痛苦。孩子用背影告诉父母,不用送,不要追、不可留。父母呢?除了彻骨挂念,别无他法。
痛苦也罢,伤心也好,愧疚也有然而生活还是要继续,该来的还是会来,该走的还是会走。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世界,老年人的生活也得自己好好的过。经历过生离死别的悉达多这时候才终于理解了世人的苦,也明白了自己的苦和他人的苦没有半分不同,自己和他人并无丝毫差异。
终于理解、谅解。理解他人谅解自己宽容他人放过自己,和生活握手言和,从此笑容宽厚,从此天高地阔。
只怕是站在中年,回望脑袋发热、理想发烫,激情燃烧的青年时代无限怀念。站在老年回望中年,那时候还有体力,有腾挪跌转的上好身手,赡养老人,抚养孩子,走的动、吃得下,是一生中最劳累也最丰润的一节。
人是三节草,必有一节好。口袋空空的青年时代,向往盆满钵盈的中年;房子票子车子都有了的中年人,挺着大肚腩,羡慕着青年人轻狂的梦和稚嫩的脸庞。老年人,只要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出,人生已然成功。
人是三节草,到底哪节好?好又如何?好留得住吗?苦又怎样?能跳过略过轻敲删除键吗?
人是三节草,哪一节都有好都有不好。不是吗? 苦乐相伴、一团乱麻,才是真实的生活呀!
人是三节草,必有一节好,不过是劝众生稍安勿躁,希望就在前方。
悉达多说,《圣经》也好、佛教也罢、酒、烟、茶,都如同医学专用剂,只能给人短暂的快乐。书也是。《悉达多》不是教你如何从生活中获得快乐,如何制造快乐。人生也绝对不是快乐就好,煮碗面给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