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对
任何一个岗位,哪怕
是最基层的
位置,
都有可
以学习的地方。
机会无处不在,只要
你认真对待每一项
工作,
主动学习,
主动提升自己
低
起点成功的
经典代表,或许是多
年前叱咤
一时的
中国打工女皇”吴士宏。从沏
茶倒
水的
员工到微软
中国的
总经理、TCL董事副
总裁,
这样的都市传奇最受
大众
欢迎,可
以励志,更可
以在津津乐道中
满足各种好奇和想象。
但更
多的时候,那些站在
职场低
起点的
人并
不会获得
关注和
鼓励。
因为
人们普遍的看法是,
职场如战场,
一旦输在
起跑线上,再想往上走
就举步维艰了。所谓传奇,毕竟只是少数
人的
奇迹。
但有
这样一群
人,
他们的第
一份工作虽然是不入眼的基层岗位,却
一步一个脚印,不断
拓宽职场空间。
他们的
成就并不
伟大耀眼,但这些
普通人的
职场奋斗故事显然更
励志也更有借鉴
意义:只要
努力,低
起点也同样可
以获得
成功。
不愧对任何一个岗位
夏焱当年是
以求职
失败者”的身份惜别上
海的。从到上
海读
大学的第一天起,他
就被
父母寄予厚望,千叮咛万嘱咐:好好
学习,
将来努力留在大上
海工作,当个高薪白领,这才是有志男儿有盼头的
生活。夏焱选读的
专业也是
大热门的
计算机专业,他所做的一切都在为脱离
小城市,投身
大都会做着
准备。
夏焱没想到,
毕业后的求职会
那么艰难。
因为热门,几年里,
是个学校都开设
计算机专业。
招聘会上,抱着
计算机专业简历的
毕业生多如牛毛,而夏焱的软肋又
那么明显——二流
学校的专科生,投
简历的
时候气势明显比
别人弱一截。碰上势利眼的
招聘人员,瞄一眼夏焱的
学校名,笑笑,把材料
放下吧”。
有的公司甚至连投
简历的
机会都不给,明示或
暗示:哦,
我们一般只招J
大F
大的。”
到作
决定的
最后阶段,夏焱手上可
选择的
机会并不多:上
海几家小
电脑公司的程序员,
月薪2500元左右;
老家阀门厂的程序员,
月薪也是2000元多
一点。
宿舍好友劝夏焱
留在上
海:
大城市机会多,
慢慢找
慢慢跳呗,
过几年或许能混个
月薪五六千的。
你回二线
城市,那
什么阀门厂,工
人啊,能有啥盼头。”
夏焱盘算半天,却最终
选择了
老家的阀门厂。他
心里有本账,
大上
海,居不易,
就凭那点
月薪,最初三五年不啃
老”是
不可能的,而差不
多的月薪,在
生活成本较低的
老家,
每个月还能攒下个三五百呢。夏焱
家里经济不宽裕,他不想再给
父母增加
负担,
毕业了,那第
一步就先
自食其力吧。
临别前,
同学们拍着夏焱的
肩膀安慰,
也好,
小城市生活安逸。夏焱听得出
安慰背后的怜悯:
小城市的工厂小
员工,两三千元
月薪,
解决温饱
过个小
日子,
人生
也就那样了吧。
夏焱
认为其
实人生并非
也就那样了。但
到底会怎样,他并不
清楚,只是觉得首要之事是,把到手的第
一份工作踏
踏实实做好。
阀门厂的
工作难度不高,帮带师傅
也很热
心,夏焱跟着师傅忙里忙
外地跑了几个月,很快
就上手了。
过了一年师傅去
深圳谋职,手上的摊子都交到夏焱手上。
年轻人勤快好学,夏焱在
工作中发现
问题、
解决问题、
积累经验,很快挑起了阀门厂
电脑系统
管理的重任。
过了第三年,夏焱
开始感觉有些不
满足了。
工作上一切按部
就班,能
学的东西都学得差不多了,而且工厂
效益一般,薪酬稍涨但幅度有限。
这时
一个机会让他动
心了,一家新开的四星级饭店在
招聘IT
部门员工。厂里
领导挽留他,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你在这里好歹
是个小头目,到那边
就是个普通维修工,不
值得。但夏焱看中了这家连锁
酒店的
品牌,觉得在
大集团里能学到
东西,
职业发展前景
也比较广阔。
因为有阀门厂的
工作经历,
也积累了些许
管理经验,夏焱顺利
进入酒店IT部,并
成功地将薪酬提到4000元。
坦白说,
酒店IT
部门的
工作确
实就像维修工,
哪里出
问题就去
哪里救火”,夏焱却如
鱼得
水。
因为
工作虽然琐碎繁杂,但
酒店智能系统涉及方方面面:通讯、
管理、闭路电视、监控、门禁等,对业内新
人夏焱来说,每一项
工作都是汲取新
知识的
机会。
加班加点
学习新
技术,跟在主管和
同事后面不耻下问”,夏焱
记得在进
酒店的最初一两年,好像回到了
大学阶段,整天铆足了劲儿
学习,来的比
别人都早,
走的比谁都晚。但
也正
因为如此,专科生学历的夏焱最终在较短的
时间里赶超同
部门的名牌
大学生,
成为
技术最优的那
一个。
酒店开张第五年,夏焱已当上了IT
部门主管,各项
工作都走上正轨,薪酬亦比最初翻了一番。夏焱的
出色引起了
酒店高层的注
意。没多久,集团总部向他伸
出了橄榄枝,这次的职位是集团华东区系统经理,
工作地点——上
海。
重新杀回上
海的夏焱是让同窗旧友们
艳羡的,谁都想不到二线
城市的工厂小工
人竟
会有咸鱼翻身的那天。
大家拍着
他的肩膀,夸他混得好。
其
实每
一个岗位,哪怕
是最基层的
位置,
都有可
以学习的地方。
机会无处不在,只要
你认真对待每一项
工作,
主动学习,
主动提升自己。”夏焱并不觉得
自己混”得有多
成功,他
知道自己是脚
踏实地
一步一步走
过来的,
没有愧对
过任何一个岗位。
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
曹蕊在临近
大学
毕业时,突然作
出了一个人生重
大决定:
离开一直生活了20多
年的小城,去上
海找
工作。
父母听闻
大惊失色,闯
职场?不
需要!
一直在
父母身边
生活的小
姑娘家,毕了业找份
安稳工作,好好嫁
人生子才是正道。
老师、
同学也觉得曹蕊
心气儿太高,帮她分析利弊:本地普通
大学本科
毕业,读的是对
外贸易
这种万金油”
专业,手上不
过一张英语6级证书,二
外摸了点日语皮毛。
你呀,在本地找个好
工作尚且不易,还去上
海那地方?
但曹蕊铁了
心要走,在小城
生活那么多年,
每个角落都
熟悉透了,
也够了。若在这里
就业,她几乎能看到二三十年后的
日子,一
成不变,一如现在般
安逸平淡吧。而三小时车程
外的那个
大都市,每天都上演着各种传奇
故事,勾起小
女生的无限憧憬。趁
年轻,闯一闯,
将来也不
后悔。曹蕊背上厚厚一
大摞
简历,毅然坐上了火车。
尽管做好了
心理
准备,但求职之难还是出乎曹蕊
意料。都说
大都市
机会多,但每年乌泱乌泱从全国各地甚至
世界各地
奔赴上
海的求职者更是多如
过江之鲫。
海外顶尖大学、国内名门高校等第一阶梯的
毕业生扫走五百强、国内名企等热门职位后,第二阶梯队伍的国内重点
大学
毕业生立
马扑上。层层扫荡
之后,剩给第四、第五阶梯
行列的曹蕊们的,
大多是
很多人瞧不上的鸡肋了。
曹蕊最终拿到一家小贸易
公司的offer,试用期3个月,
工资1600元,转正后
月薪2500。
这样的待遇,别说在上
海,
就是在曹蕊
老家都算低了,她那些去了银
行、
学校的
同学,哪个不比她
工资高福利好。但曹蕊想,既然都来了
就不能这么
轻易放弃,万事开头难,先找个
工作安定下来,
以后再
慢慢找
机会。
最初的
生活确
实艰苦。曹蕊和两个
女生在
公司附近合租了一套
老公房,一
人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小房间,
人均月租450元。剩下那点
工资,刨去伙食费、通讯费等
也就所剩无几了。
就是
一个标准的‘蚁族’。”曹蕊
自嘲。
生活不易,
心理
压力也大。在QQ群上
遇到老同学,曹蕊打肿脸充
胖子,说
自己在徐家汇
外贸
公司上班,
月薪3000元。那
也不算高啊,尤其在上
海。”群里
有人说。哎,刚起步嘛,
慢慢来,不急。”曹蕊刚打完这句话,
眼泪就刷刷地落下来了。
但她
也会反复对
自己说,
你一个外地普通本科生,半点
经验没有的,
人家凭
什么给
你高
工资啊。(
励志文章 )所
以业余
时间,曹蕊
坚持去一家日语
培训班进修日语。她
见识过求职
市场竞争的激烈,想获得高一级的
机会,
就必须先夯
实自己的基础。
曹蕊所在的贸易
公司规模很小,
工作也相对
简单,无非联络几个固定客户,收发邮件传真等。曹蕊认
真心细,很快便得
心应手了。
就这样边
工作边进修地忙了一年多后,她拿到了日语一级证书、
简历上多了一
行××贸易
公司总经理助理”头衔,继而
跳槽去了一家规模稍
大的
外贸
公司。
其
实薪酬并
没有大幅涨高,即便勉为其难地挤入白领”
行列,在
生活高
成本的上
海,曹蕊
也属于
工资白领”的最底层那列。吸引她的,是这家
外贸
公司更正规,有
实打
实的对
外贸易业务,
这样她所学到的
知识也可
以派上用场。当然,
这样的
工作环境对曹蕊的
外贸
知识、语言
能力也提
出了更高的
要求,边
工作边进修的
生活仍在
继续。曹蕊的
学习积极性甚至比
以前更高,她
知道越是基础扎
实,
将来才可能跳得越高。
机会有时候来得毫无征兆,悄无声息
曹蕊刚进
公司不久,
一位前辈
就迫不及待地塞了个客户给她。日本小
老头,一口浓重的日本东北口音,
要求多,特
抠门儿,
你是新
人,
就陪着他先磨炼磨炼吧,对付得了他了
你就出师了。”前辈带着笑说。曹蕊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正犯愁手上没客户呢,有现
成送上门的,再难对付
也要。
小
老头果然难缠,
今天一个主
意明天一个要求,还
喜欢压价。好在曹蕊细
心加
耐心,又有
职场新
人的谦逊有礼,几番回合下来双方
也算相互
磨合到位了。
时间长了,曹蕊练
出了一口东北口音日语,客户更觉得她
勤奋好学,反应机敏,每次来
中国都指名要她做御用
翻译”。
客户从事饰
品行业,
最近考察的
都是水晶
加工厂,
感慨说
生意难做,传统饰品
市场萎缩,倒是面向
年轻女性的时尚饰品
市场蓬勃
发展,可惜他
身处日本东北小城,客户少,消费
能力亦有限。
曹蕊在
成堆的
水晶玉石里转得眼花缭乱,瞥见客户手上的样品本又觉得美轮美奂。突然
心生一念,
以国产
水晶的
成本和
品质,配合日本的
设计水准,何不在消费力旺盛的上
海开一家
水晶首饰DIY
工作室?把
这个想法一说,客户
也叫好,
大赞曹蕊触感敏锐。
客户回日本后寄来
大量首饰DIY资料,曹蕊
开始废寝忘食地
学习。这一年里,她的
时间几乎都用来陪客户在各个
加工厂转悠,对
水晶
市场摸得颇透。凭着
年轻女性对时尚的独特
敏感,曹蕊
相信以高
水准
设计打开
水晶首饰新
市场的计划是完全可
行的。
一个灵光一现的
想法,促
成了一场
创业。
今年年初,由日本客户
投资的
水晶首饰DIY
工作室在上
海浦东的一座商务楼里开张,曹蕊的身份变
成工作室
总经理”。
工作室的业务进展颇为顺利,
市场反响接近预期。QQ群里有
老同学羡慕地说:曹蕊,
你运气真好啊。
曹蕊笑笑,
没有回复。她想起那些下了班揣个面包赶往
培训班的
日子,想起缩在月租450元的
蜗居里吃泡面查资料的蚁族
生活”。曹蕊觉得最庆幸的是,那些
艰苦她都
坚守下来了。
天道酬勤,所
有的努力都
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