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了一批承载
梦想的
人,才有了
新东方的
梦想之旅”。
就这样一路走来,
梦想之旅”走
过了2005年、2006年和2007年,
我们走
过了数
以百计的
城市和
大学。在
未来的
岁月里,
我们还要
继续走下去,只
为了世界上最有
魅力的两个字:
梦想!
新东方的
梦想之旅”
已经进
行了3年,走
过的
城市有100多座,
参加梦想之旅”讲座的
学生达到了几十万
人。
梦想之旅”
已经成为
很多中国大学生耳熟能详的
一个词汇。
如果说
梦想之旅”是纯粹的公益活动,这
多少有点美化
新东方了。
作为一个每年
努力招生
才能够
生存的
培训机构,
梦想之旅”毫无疑问对于
新东方的
品牌宣传和
市场推广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
如果我们只是
为了新东方的
品牌和招生去穿街走巷、
大呼小叫,
梦想之旅”
也不会让
那么多的大学生激动、
感动和
心动。不管
梦想之旅”
是否具有商业上的
意义,其
理想主义色彩始终是
梦想之旅”这一活动的主色调。
如果梦想的定义是对于
未来更加
美好的
生活的
一种渴望和
追求,
那么梦想对于
一个人、
一个组织、
一个民族的
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人没有梦想就没有了
生命力,
一个组织
没有梦想就没有了凝聚力,
一个民族没有了
梦想就没有了战斗力。
马丁·路德金
就是用他那篇I have a dream”的
伟大演讲震撼了
美国和全
世界,终于为
美国黑
人喊
出了自由和平等;
海伦·凯勒的一篇Three days to see”表达了
一个盲
人希望用
自己的双眼看一看
这个美好世界的
梦想,使得
多少人从此无比
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丝
白云和一缕
阳光。
中国的强国之梦,使无数的仁
人志士在近一百
年的时间内前赴后继,
义无反顾地去
奋斗,去献出
自己的
生命。
梦想给
人带来
希望,
梦想给
人带来
勇气,
梦想给
人带来
力量。
因为
梦想一定和
未来相连,有
未来在
心中的人,不管
现实生活多么
艰难和
痛苦,都会积聚足够的
勇气和
力量向
未来出发。
正是基于上
面对于
梦想的阐释,
我们开始了
梦想之旅”,既
为了成就新东方的
梦想,
也为了激发学生的
梦想。
新东方的
人是一批有着
梦想的
人,
他们从来
没有为了做
一个培训机构而做
培训,
他们把
新东方当
成自己
梦想的载体,
就像一只蝴蝶长
出了翅膀一样。
梦想之旅”
演讲团的主要
成员王强、徐小平、包凡一等,无一不是
梦想家。曾
记得20
年前我们在
北大穷困潦倒之时,连下一顿饭在
哪里都还
没有着落,却依然高谈阔论
未来成为藏书家、
音乐家和
哲学家的
梦想。后来
人生起伏跌宕,各奔
东西,互相之间10年没见。我到北美去,拜访的
人远远不止这3位
朋友,但我发现其
他的人在
现实生活的
艰难之中把
自己的
梦想消灭殆尽,惟有这3位一开口依然谈着
自己的
梦想,
虽然他们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忙,但
梦想依旧,令
人感动。王强把有限的
工资几乎
除了家用之
外全部用来买书,
因为
他的梦想是
成为藏书家,
今天的王强,在藏书界
已经小有名气,
家里藏书
达到了几万本。当徐小平在北美
工作没有着落时,却还在抱着吉他创作
自己
认为必然可
以传世的
作品,后来
来到新东方,
音乐家
没有做
成,改
行做了咨询师,但
音乐还是他血液的一部分,每次
演讲完毕,
一定要用沙哑的嗓音给
学生歇斯底里地唱一曲,才
感到畅快
淋漓。包凡一在
现实中依然手无缚鸡之力,但其
哲学功底却
变得日益深厚,依然好像不是食
人间烟火之
人。正是嗅到了这些
人的
梦想依旧,我才极力
说服他们回到
中国,加盟
新东方。
自从
他们回来之日起,
新东方的
理想主义色彩
变得日益浓厚。
正是有了一批承载
梦想的
人,才有了
梦想之旅”。
一个没有梦想的
人,
如何去和
学生谈
伟大的
梦想呢?在20多年
艰苦卓绝的
奋斗之后,
我们深知
梦想的
力量。
新东方一
开始只是
一个只有15个
学生的小小
培训班,是
梦想的
力量使它
成为了
中国教育培训界的
一个奇迹。我
希望用
我们的切身体会告诉
学生,即使
你处于再
卑微的
状态,只要
你有了
梦想就能够
过上有
尊严的
生活。在我沿着
大街小巷刷招生广告时,我
就梦想着
新东方有一天
会有一栋栋
学生书声朗朗的
大楼。
今天的
新东方,在全国
已经有了几十栋很
漂亮的教学楼。我常常和
学生说,
一个人如果只是
因为
懒惰或者无所
作为而乞讨,那是卑贱的,但
一个人如果为了成为全
世界最
伟大的
旅行家而一路要饭
前进,那
就是崇高的乞讨。
当
我们面对学生无数双
迷茫的
眼睛,当
我们一次次收到
学生的来信,表达
他们对于
生活的
痛苦和
绝望时,
我们知道我们应该上路了。
尽管我们对于
人生的
感悟也很有限,但
我们毕竟
经历过迷茫、
痛苦、
绝望,毕竟从
迷茫、
痛苦和
绝望中走出来
过,
也许
我们能够用
自身的
经历和体会带给
学生点
什么。至少有
一点是可
以肯定的,
我们可
以点燃学生梦想的火种,让那些
梦想之火快要
熄灭的
学生重新燃烧起
梦想的火焰。当
我们坐在北京的
办公室里时,
我们内心有着不断和
学生见面的
渴望。既然
这样,
就让
我们走出去吧,
就像穆罕穆德所说的那样,山不来
就我,我
就去
就山。于是,在2005年初的一次酒酣耳热之际,
大家豪言壮语要走遍
中国的
大学,把
我们那点对于
人生、对于
学习、对于
梦想的浅薄
思想传授给
学生。
3月的一天,春寒料峭的
日子,
我们穿着厚厚的棉衣
开始了
梦想之旅”,从
北京走向保定、走向邯郸、走向洛阳、走向南阳,又从唐山走向沧州、走向济南、走向曲阜、走向烟台,再从上
海走向苏州、走向南通、走向滁州。一路走了40多个
城市,从穿棉衣
开始到穿T-Shirt。
学生们一双双
渴望的
眼睛让
我们感动,
学生们
热情的
掌声让
我们激动,
学生们一次次
拥抱让
我们心动。到
最后我们已经忘记了劳
累,
多少次把嗓子讲哑了,又把嗓子讲好了;
多少次讲完后
累得躺在床上再
也不想动弹,但第二天又奔波几百公里走进另
一个掌声四起的礼堂。
不
知道我们究竟带给了
学生什么。
学生们对于
我们太宽厚了,
一点点的
思想和
幽默就能
报以热烈的
掌声和笑声;
中国的
学生真是太好了,好学、
勤奋、
礼貌,
尽管迷茫但是不失
坚强。当几千
学生冒雨打伞来听讲座,所
有的雨伞在黑色的
天空下像盛开的
鲜花;当那些残疾的
学生推着
轮椅一步步走进礼堂,
他们的身体变
成了
坚定的磐石
一样;当
学生挤不进礼堂站在
窗户外面,
他们的轮廓在灯光的剪影下
变得如此的
美丽。
我们一次次地被
感动得
泪流满面,于是
我们决定:每一年都要走下去,带着
梦想、带着
信念、带着
坚强。为此,
我们自己不得不
变得更加有
梦想、有
信念、有
坚强,
我们不得不使
自己不断地
进步。
就这样一路走来,
我们走
过了2005年、2006年和2007年,
我们走
过了数
以百计的
城市和
大学。在
未来的
岁月里,
我们还要
继续走下去,只
为了世界上最有
魅力的两个字:
梦想!(
励志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