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出于好奇,同一个学校里毕业的人,20几年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差别?
小陈阿姨是我妈以前的同桌,美女学霸,严于律己,即使现在半百的年纪,也一直坚持运动,面容看上去比同龄人都显年轻。
大成叔叔以前就很喜欢外语, 每天下了课都跟着磁带朗读英文,毕业后正好赶上外贸行业的红利期,当了几年翻译后,现在自己做团队老板。
玲子阿姨年轻时不爱动脑,结婚后喜欢打麻将,一直守着铁饭碗”的工作,结果在90年代下岗了,在家当主妇。
......
回家的路上,我妈笑着说:你看每个人现在的生活状态,都从他们的脸上显现出来了。
这也不经让我产生了疑问:毕业后的20几年,到底是什么让人决胜千里?又是什么让人输掉了这场人生的长跑?
交谈中得知,现在生活得滋润的叔叔阿姨,人生前期一直是hard模式的自律者。
正是因为他们严于律己的自我约束意识,才能开拓一条新的路,并且躲过下岗潮”,在后期迎来令人羡慕的人生。
曾经读过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说道: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条自我修行之路,而那些真正让人羡慕的人,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自律。
书中提到的三个为人自律的原则,也一直让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受益匪浅。
我总是习惯性地拖延工作,一直拖到实在没办法了,才勉强在deadline之前把工作任务提交上去。
我回想了我平常工作习惯,总是在上班的第一个钟头,把容易和喜欢的工作先完成,而在剩下的时间里,总是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
后来我变换了策略,在上班的头一个小时,优先解决那些麻烦的差事。
一个钟头的痛苦加上七个钟头的幸福,当然要比七个钟头的痛苦加一个钟头的幸福强。
这就叫做推迟满足感,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秩序。
面对问题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感受最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比如先做难做的题,先吃难吃的东西等一种先啃硬骨头的生活习惯,被西方广泛认为是日后成功的先兆。
而那些主动开启hard模式的人,注定能在不久的将来享受到最大的快乐。
一个女生抱怨自己部门的上司,早上客户投诉,大领导要追责,明明是自己上司的工作失误,她莫名奇妙成了替罪羊。
另一个女孩一直在劝她不要为不值得的人生气,不断安抚她,最后劝她回去之后不要再追究,做好分内事。
一遇到事情,就把责任推给其他人,自己高高挂起,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朋友或同事吧。
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难处在于它会带来痛苦,而我们又想极力规避这种痛苦。
在推卸责任的当下,可能会觉得舒服和痛快,但心智却无法成熟,常常成为集体和社会的负担。
这些推卸责任的人大多数都是想把自由和权力拱手交给命运、政府,上司。
为了远离负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干脆放弃权利,实际上是在逃避自由。
其实我们的能力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强大,我们绝对有能力可以为自己的所有选择和生活承担起责任。
有天早晨我骑车向下坡冲去,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能带给我极大的快乐。
结果几秒钟后,我被抛到了几米外,我四仰八叉地躺在草丛里,身上出现了很多伤口,自行车也撞到了树上。
9岁的我贪恋风驰电掣的感觉,不肯放弃一时的快乐感,来换取拐弯时的平衡,最终让我体会到: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为痛苦。
不管是谁,在经过人生的弯道时,都必须放弃某些快乐,放弃人生的一部分。
而男方原本不学无术,得过且过,在遇到了女方之后,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男方在自己的努力之下,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最终也感动了女方,喜得连理。
结语
知乎上曾经有个话题叫做:一段时间内,是什么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深以为然。
我们都知道与众不同的东西,往往在制造的过程中是枯燥的、重复的,需要耐心的。
所有表面上风光的人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以自律为武器铸就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
同样的,一个学校毕业,同一起点,为什么毕业20几年后的同学会上呈现出不同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