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依凡
1
我有一个朋友,特别黏人”。她是一个特别害怕孤独的人,难以独处。她黏人没什么讲究,简单而纯粹,就是需要陪伴。
有一次,她老公出差,简直快要了她的命。那段时间,她憔悴了好多,所有的生活节奏都被打乱了。
出差前,她老公说大约要离开一周。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了,项目进展不够理想,她老公预计要再多停留一个礼拜。她每天给老公打电话发牢骚。晚上,她一个人难以入眠,全靠刷朋友圈和追剧消磨时光。直到累得睁不开眼,才能昏昏沉沉地睡去。
一转眼,又一个礼拜过去了。她老公无奈地说,全组的人员都困在这个项目里,归期变得难以确定。她在电话里各种哭诉。
后来,她实在难以忍受一个人的孤独,给老公的带队领导打了个电话。她痛诉这次出差给家属带来的困扰,以及自己对老公的思念。她身在异乡,和老公相依为命,却忍受了这么久的分离之苦。
带队领导是一位年长的男士,很理解她和老公新婚的小别之苦。于是,她老公被提前解放"了。她老公回来那天,她在朋友圈欢天喜地广而告之,犹如获得了重生一般。
她不仅黏老公,还黏朋友,甚至黏同事。在她的日常生活中,你很难看见她孤身一人的时候。工作日的午餐,她没办法一个人吃。晚上老公有应酬时,她一定要找朋友,一起热闹。她经常可怜兮兮地跟朋友说:想到要一个人吃快餐,我就觉得特别凄楚可怜。”
所以,她的人生几乎没有留白,每个时刻都被人群填满。她的独处就是她的人生态度,她的人生依附在别人身上,依附在各种热闹”中。
2
其实,怕孤独的人,不在少数。一个人的时光,总是显得很寂寥。时针的滴答声会异常刺耳。太阳东升西落,每一寸光芒的挪动都让人不知所措。
所以,对很多人来说,若躲不开独处,则更习惯找点乐子,随意消遣下。刷一遍朋友圈,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看一部空洞的电影,两个小时的时间轻松跳过。
一定会有人说,生活不就是一群人的声色犬马吗?一个人的孤独,是多么的凄凉。但是,一个人如不能独处,则不能成长。你独处的时光,藏着你的人生态度。
荒草杂生的独处时光,是一个人的萎靡不振和不负责任。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是不会允许时间只是变成时钟上的走针,这一圈和走过的上一圈并无不同。
我的身边有不懂得独处的人,也同样有珍视自己独处时光的人。她们把一个人的时光也过得绚丽多彩。
我的另一个朋友,每个周末的时间都安排得妥当饱满。看书、学插花、练瑜伽等,她每一样聊起来都津津乐道。要是跟她约会,你得提前预约。
很多时候,我们也习惯了被她拒绝。她不会找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她从来都是直截了当:不好意思,手边有本书还没看完。”这个周末不行,要练瑜伽。”这样要求独处的理由,更能被我们接受且称赞。
我们常常夸她自律自持,懂生活。她笑着说这真不算什么,她的高中老师才是独处的典范。她正是被老师的人生态度所影响。
3
她的高中数学老师今年刚退休,至今未婚嫁。可能是太优秀了,没有异性入得了她的法眼。老师退休前的生活在外人看来枯燥又孤独。她工作时间教书育人,业余时间钻研难题,研究教学。
老师今年退休之后,她的朋友圈每次更新,都能让大家沸腾。五十多岁的人了,她开始孤身一人周游世界。
她穿着大红色的登山服,在山顶上,笑颜如花,迎风招展。她穿着飘逸的长裙,在沙滩上,眯起双眼,扬起脸,连皱纹里都泛着笑意。
前几天,她的朋友圈又更新了。她去了奥地利小镇。我朋友惊喜地在群里说:快看快看,我的老师去了我梦中的小镇。”她仿若置身画中,身后是梦幻般的美景。
她每次去到不同的国家,都会用当地的语言给自己的图片配文。她总是能给她的学生们惊喜。她独处时,一定花了很多精力去丰富自己。
很多人会错误地认为,作为一个潇洒的背包客,独处的时光自然是精彩的。然而,如果不是真正热爱独处时光,一个人的旅行其实是寂寞难捱。这只不过是一个起点和另外一个起点的单调衔接。各种旅行照片中的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个麻木又疲惫的表情再现。只有真正热爱生活,享受独处,那些时光才会变得五光十色。
那位老师,她脸上快乐的表情,是伪装不来的,那不是面对镜头时强挤出来的愉悦。她独处的每一分一秒,都在告诉别人,每寸光阴是如何被锻造得熠熠生辉。
4
荒废独处时光的人,做事容易虎头蛇尾,最终一事无成。独处时情绪颓废的人,容易陷进各种自怨自艾中,无法自拔。
独处时光饱满且有弹性的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往往更有张力。擅于在独处中培养自己价值的人,往往掌握了成长和成功的秘密。
周国平先生关于独处,有自己的一套经典理论:我喜欢独处,不去掺和社会上的‘热闹’,有了观察和思考的距离反而更有东西可写。”他的思考和写作热情正是靠独处才得以保持,独处成就了他。
懂得利用独处时光的人,往往更容易有所收获,因为很多东西都需要靠独处去成就。读书和运动,这些永恒的增值方式,都是在独处中成为一个人前进的阶梯和捷径。独处就好似人生的留白。懂得给人生留白的人,他的人生画幅上不会因为过于拥挤而显得不堪,却会因从容不迫而显得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