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
乔布斯(StevePaul Jobs),在他二十岁和沃兹(Steve Wozniak)
创造苹果(Apple)
电脑公司时,可能不会想到有一天
苹果会成为
世界上
市值最高的高新科技
公司,他会获得总统授予的国家级
技术勋章,会登上《
时代周刊》成为封面人物,会被《
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佳
CEO”,但这一切皆成事实。不仅如此,国际
青年成就组织进行的调查表明,他因以与众不同的方式
提升了人们的
生活质量,使
世界变得更加
美好”,而成为最受青
少年尊敬的
企业家。
从白手起家创办
公司引发个人
电脑行业革命,成为声名显赫的
计算机狂人”,到被迫黯然
离开苹果进行二次
创业,新创立NeXT和Pixar,制作
世界上第一个用
电脑完成的动画电影——《
玩具总动员》,再到临危受命
重新执掌
苹果公司,带领
苹果摆脱危机,一路高歌猛进,用iPod
超越MP3鼻祖——索尼,用iPhone甩掉
手机霸主诺基亚,用iPad
挑战IT巨人微软和英特尔。36年来从他出道到今天,
乔布斯和
苹果的
命运紧紧相联。他的传奇
人生和独特
魅力辉映
苹果的
激情与
浪漫,他的非凡
成就影响整个IT产业和电子
世界。
根据新兴产业
发展的三螺旋理论”,在
技术创新-
资本市场-
企业家”三维度中,
企业家扮演了极其
重要的角色。
苹果一次次突出重围、起死回生、终成
大器的
发展历程,是对三螺旋理论最生动的诠释,
苹果的
成功与
作为苹果精神支柱和
灵魂人物的
乔布斯密不可分,更与他的
卓越领导力密不可分。无疑,
乔布斯是当之无愧的
魅力型
领导,他巨大的个人
魅力让
苹果的
员工甚至消费者,对他建立了极高的崇拜和忠诚。
魅力归因理论认为,诸如
坚毅、刚强、
自信、执著、强势、果敢、
精力充沛、
激情四射、强烈的
使命感、
卓越的演说
能力等
领导品质和
才能,都能增加归因
魅力的可能性。
乔布斯似乎符合所有这些要素,透过他的早期
生活和
职业生涯不难看出,
乔布斯的
魅力领导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
坚毅、刚强。
乔布斯几经
坎坷,跌宕起伏,依然屹立不倒,傲视群雄,他用
行动诠释了
海明威的
名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短短十年内,他就将
苹果从自家车库里的小作坊,
发展为雇员超过四千名、
价值超过二十亿美元的大
公司。然而,却在
事业最巅峰时被
自己创立的
公司扫地出门。后来,又在一年中
失去2.5亿美元!(
励志电影 )
遭遇几近毁灭性
打击的他,12年后卷土重来,
重新主宰了
苹果公司,并将其带上前所未有的
高度和
辉煌。是什么使他能如此刚强?是钢铁般的意志,是绝不轻言
失败的坚韧。他从未陷入
自我怀疑、自暴自弃的泥潭,把
挫折视为
生活的一部分,看成是
人生必修的
功课。他对
困境和
打击毫不
畏惧,从
跌倒处爬起来,昂首再
出发。
(2)
自信、执著,忠于
自己的直觉,挚
爱自己的
事业。
乔布斯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有主见和
自信的处事
原则。他
拒绝去读高中,还强迫
父母搬了家。他
说服父母让他去一个收费高得让
家里难以
承担的
大学读书,然后却
辍学了。在
生意场上,他常常
自信地为产品的设计提出一些古怪”的
想法,比如,他提出界面的按钮
颜色可以模拟红绿灯:红色代表关闭窗口,黄色代表缩小窗口,而绿色则代表放大窗口。
开始时开发人员都觉得这种
想法莫名其妙,不可理喻,做完后才发现
乔布斯是对的。
乔布斯认为,要
勇敢地追随
自己的
心灵和直觉,只有
心灵和直觉才
知道自己的
真实想法。要全
心全意地去找寻
梦想,
如果一时还没能找到,不要停下来,不要
放弃。他告诫人们,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他人的
观念里。他对
自己所做的
事情无比钟
爱,并因
相信其
伟大而怡然自得。他如是说:
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
热爱自己的
事业。”
(3)强势、果敢。
1997年9月,
乔布斯重返
苹果并任首席
执行官,他对深陷
发展困境、危在旦夕的
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组。一上任他就迅速砍掉了没有特色的业务,将
公司的产品数量从350种砍到只剩下10种。这样的举动在今天看来十分明智,当初做
决定时却阻力重重且令人提
心吊胆。
乔布斯正色道:不必
保证每个
决定都是
正确的,只要大多数的
决定正确即可。同样,他
坚持在一款iPhone智能
手机上取消所有物理按键,以一块大屏幕取而代之;他执意在
雪豹”操作系统上删除一组操作系统代码,以获得更高的
稳定性和
可靠性;他
要求产品尽可能
傻瓜化,从而诞生了连小孩也能使用的iPad,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
控制成本方面,
乔布斯的强势和坚决也令人折服。2009年,
苹果研发共
投入11亿美元,仅占全年总收入的2.3%,只有微软的1/8,但1美元的
投入却能带来8美元的
回报。
作为一家以
创新著称的高科技
公司,能以这样的
成本获得如此的
投资回报,不能不令人称奇。然而,
奇迹背后的
支撑力量,是众所周知的乔氏”逻辑:
创新和资金无关,
关键是研发
管理和
创新机制”,以及他本人在推行这一逻辑时不容动摇的
坚定态度。
(4)理念牵引,愿景驱动,以人为本。
活力四溢的
乔布斯是一位鼓动
人心的
激励大师。
活着就是为了
改变世界”,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
创新”,是他始终秉持的理念;用
计算机作工具,协助
填补科技与
艺术、
理性与
感性之间的
鸿沟,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景。他将这种愿景和理念传递给
苹果的全体
员工,并将其融入到着力开发的、后来移植到iPod、iPhone、iPad上的独特操作系统中,这使得
苹果产品在功能上领先、
强大、精湛,具有卓尔不群的高
品质,其外观又典雅
唯美、时尚新潮。用
创新的方法
改变商业图景,
改变社区面貌,
改变人生轨迹,引领并
改变整个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产业,是
乔布斯矢志不渝的
追求。多年来,通过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特别是他的身体力行和一以贯之,这种
追求也成为
苹果人骨髓和血液里共同生长的基因,不仅体现在
公司的架构上,还体现在用人甚至
财务运作上。此外,
乔布斯非常重视选人、用人和
团队建设。
乔布斯认为,一个
出色人才能顶50个
平庸员工,因此,他将四分之一的
时间用来招募一流
人才,并为发掘和吸引
人才不遗余力。在
苹果公司受到微软、IBM强烈冲击后,他更加注重
员工间的
合作,大力提倡减少内耗,致力于消除
沟通障碍,这使得
苹果的
团队凝聚力大大增强,整体
效率也大为
提高。
(5)语言
魅力和
沟通才华。
说
乔布斯是
世界上最具
沟通能力、最
擅长演讲的
顶尖高手并不为过。他对语言的驱遣
游刃有余,对场面的
驾驭、
情绪的调动和
人心的掳获均得
心应手。他的
演讲才情奔逸,极富亲和力、感染力和
思想张力,极具传播力的语句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让与会者如沐春风。他在斯坦福
大学的那场
演讲,酣畅
淋漓,堪称
经典。实际上,每当有重大产品发布时,
乔布斯都会亲自上阵,与
世界分享苹果的新
创造,让世人
感受苹果的
惊艳与震撼。他为新产品
演讲拟定的标题
简洁具体,
卖点鲜明。例如,今天,
苹果重新发明了
手机”(发布iPhone时),把1000首歌装进你的口袋里”(推出iPod时)。这样的标题令人
印象深刻,过目不忘,不仅能调动听众、读者的好奇
心,更能
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在向
市场展示
苹果的惊世
作品iMac、iPod和iPhone时,他所使用的美轮美奂的PPT以及高超别致的表达
技巧,使
苹果产品大放异彩,他个人也赢得粉丝无数。
诚然,
魅力型
领导绝非
完美无瑕。事实上,
乔布斯的
缺点和他的
优点一样显著。他精于
算计、疑
心重,桀骜不驯、
傲慢偏执,有时甚至粗暴。
乔布斯创业早期常被
批评为顽固倔强、刚愎自用、
脾气糟糕、喜怒无常。一提起
乔布斯,恐怕
苹果公司的一些
员工多少有点胆颤
心惊,甚或不敢和他同乘电梯,唯恐电梯未坐完即被炒鱿
鱼。然而,由于他的传奇
人生和他
领导的
苹果的骄人
成就,他的那些与生俱来的独特个性乃至他人难以容忍的
缺点,似乎也成为
魅力的一部分。难能
可贵且弥足
珍贵的是,这位有
缺点的能人和有明显瑕疵的达人,有着超常的
自我反省意识,有从
错误中检讨
感悟的自觉和从
失败中
学习振作的
能力。新
时代的
乔布斯变了:几次重挫使他变得谦逊了,
孩子们的出生使他变得温和了,
年龄的增长和
职场的博弈使他变得
成熟了,
自我超越使他变得更加圆融了。现在,
作为佛教徒的他,几经磨砺后
滋养出宗教般让人镇静的
力量,有种绚烂之极归于
平淡的平和与
淡定。其实,当他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
相处的一个下午”时,世人就已经看到一个别样的、更
懂得生活真谛的、当然也更具
魅力的
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