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
刘强东在
自己的微博上撂下这句话,李认为
自己图书很
强大,我斗不过,等着瞧。”李”指的是当当网的李国庆,
事情缘起于去年岁末的图书大战。
刘强东下了很大的决
心,图书
部门3年内毛利为正、5年内净利为正全部开除。”
而在此之前,
刘强东和当当网的李国庆在微博上时常调侃。
当当上市时,李国庆请前
女友去庆功。
刘强东在微博上调侃,
如果有一天
京东上市,
自己更应该邀请初恋
女友来庆功。这么一唱一和,竟成为2010年岁末一件颇为好
玩的
事情,当当上市那一周,前
女友”成为
互联网大佬们的
关键词。
因为屡屡
挑战规则,也屡屡被封杀,因此,活跃在媒体视野中的
刘强东霸气外露,公众形象多多少少有点张牙舞爪;但
刘强东并不
喜欢,用他
自己的话说,我一直是个
温柔、
简单的人。”
出现在北辰世纪中
心10楼的
刘强东,穿着一件绿色的T恤,外表憨厚,略显木讷。但对熟知
刘强东的人来说,这只是一种表象。他行事不墨守成规,敢赌,有魄力。有一个
细节似乎可以看出
刘强东与当日诸多
互联网大佬的不同。
他赔本赚吆喝的起家
资本是2000万,是他在中关村5年所赚的全部家当。
而相比于早期
互联网的那拨人,
刘强东是豪赌。1998年,
马化腾等5人凑了50万创办腾讯,
史玉柱借了50万搞脑白金;1999年,
丁磊用50万创办163,
陈天桥炒股赚了50万,创办盛大;还是1999年,
马云等18人凑了50万,注册阿里巴巴。
误打误撞
这么些年来,
互联网大佬
刘强东似乎是从一次
抉择”
开始的。
2003年,29岁的
刘强东已经
拥有13个店铺,但SARS来袭,短短21天,他就亏损了八百多万,占其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没有坐以待毙,他在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当天就成交了6笔
生意。岁末,他
深思熟虑,关掉了为其提供95%
利润的实体店,
专心做线上商城。
这就是
京东最初的雏形。有意思的是,据说当时的
刘强东没上过当当、
卓越,甚至没听说过8848。如此
细节,或许只是想强调他进入
电子商务领域的误打误撞,但恰好也证实了他在
把握市场机遇上的前瞻性。
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
人生的
选择都是一环扣着一环,
刘强东亦不例外。
刘强东1974年出生于江苏宿迁,他骨子里非常有主意,在考
大学这个
问题上,亦是如此。我是
农村出来的,
初中同学大部分
选择了考中专或中师,但保送我也不上,我一定要上
大学,而且一定要在
北京或者上
海,别的
城市我也不去。”
1992年,他来到了
北京的中国人民
大学,读的是
社会学
专业,打算从政,但他很快就
认识到
自己不
适合。在读
大学的时候,他很快赚取了
自己的第一桶金(超过10万元),随后又承包了
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但最终以亏损24万而告终,
毕业时他债台高筑。
在一家日资IT
公司工作了两年并还清债务后,他怀里揣着1.
2万元,来到了中关村,租了一个柜台就
开始了新的
事业。没有人
支持他,包括他的
父母和女
朋友。他的
行为被视为不务正业,对于一个名牌
大学的
毕业生而言。
多年后,当记者问他为什么没有从政时,他如此回答:到大三的时候,我就
明白,我是不会走仕途的。
理由很
简单,一个人
改变不了整个
社会,有些
问题不是哪几个人能
解决的。”
在
刘强东看来,商业是可控的。当然,
京东早年的
成长故事一点都不复杂。
无利不起早,是商人的属性。早年,在跟
京东合作的小快递
公司业务员的意识中,
刘强东很疯狂”,因为他时常做的是赔本买卖,当时进货价2000元/台的冰箱,1980元/台卖出去。
用
刘强东自己的话说,
别人卖内存赚10元,我只赚1元,甚至要赔
钱。早期想跟
品牌厂商直接
合作,他们都不愿意。我们也不
着急,继续
努力到我们占
市场10%以上份额时,我不找他,他也得找我。”
更为
重要的是,此时中国最著名的两家B2C
公司——当当和
卓越亚
马逊的主业还是图书零售,在
互联网的3C和家电领域,
刘强东几乎没有
对手。
几年
以后,这个低价与规模谱写的商业
故事,被业界戏谑为
刘强东最
成功之处。
利用低
成本、高
效率”,
京东转变成一家优质的物流以及服务
公司,用极低的价
钱,快速地将商品直接从供应商送到终端用户。对此,
刘强东颇为
得意,他认为,这就是
京东对厂商和消费者
创造价值的体现。
客观来说,在
京东早年起家的
故事中,
刘强东放弃了
利润,这说明了他的远见。就这样过了两年,2006年,
京东的资金链非常
紧张。岁末,
刘强东碰到了今日
资本的徐新,她被
打动了。
没花一分
钱广告费,月增长高达10%;
京东当时非常小,做账请的临时工,
企业的ERP系统是
刘强东自己设计的,
财务也并不规范。但徐新抽查
京东的存货和现金,发现每一笔都对得上。
徐新给了
刘强东1000万美金。这些
钱,给
京东插上了
翅膀。后来的
故事就众所周知了,
刘强东率领
京东颠覆了中国的零售业
渠道,从一个后来者变为中国B2C领域的巨鳄。
狂飙突进
如文章开头所述,
刘强东进入
电子商务领域极其
偶然。中国
互联网一直走的是一条模仿的路。百度正如美国的谷歌,当当正如美国的亚
马逊,三大门户正如美国的雅虎
但
故事到了B2C(Business-to-Consumer)领域,亚
马逊网上书店由杰夫贝索斯在1995年7月创立。1999年8月,王峻涛的8848
公司成立。那一年,美国《
时代》周刊将1999年封面人物授予了亚
马逊创始人贝索斯。
中国
电子商务鼻祖王峻涛创立8848的时候,
刘强东还在中关村溜达。那段
时间,是他
人生中
比较迷茫的一个阶段,没有
钱、没有人、没有
渠道、没有客户,也没有
技术,更
重要的是——没有人
相信你。”
互联网风光旖旎一段
时间后,Nasdaq指数已经
开始下滑。亚
马逊自1999年12月10日创下106.5美元的股价新高后,一路下跌。而被誉为中国亚
马逊的8848,王峻涛
失去了话语权,
离开。而8848则是在这一轮
互联网泡沫中陨落的明星。
8848冻
傻了,失却
灵魂的那个阶段,
刘强东却在中关村拾获
信心。
那时候的
刘强东坚持做好的是两件
事情:一是明码标价,薄利多销;二是
做好服务。就这样,一个柜台,变成了两个,两个变成了4个
最后有了13个柜台,那个时候,他对
自己的
期望是,在2010年
拥有300到400家的连锁店。
后来,中国
电子商务B2C的代表成了
卓越和当当。2004年,大洋彼岸的亚
马逊
开始盈利,也是在那一年,亚
马逊给李国庆夫妇开出了1.5亿美金的
价码,想收购当当70%的股份,
结果被其婉拒。因此,亚
马逊买下了陈年创立的
卓越网。
陈年告诉记者,中国B2C在2004年之前走的都是非常
艰难困
苦的路。陈年说的是一种普遍现象,当然也适用于
发展初期的
刘强东。但后来,
故事到了
刘强东的
京东这里,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2004年
京东刚刚上线时
销售收入约为1000万元人民币,而2007年
完成第一轮
融资后,随即增长到3.6亿元,到了2010年,收入已膨胀28倍,达到102亿元,同时也成为中国第一家年收入超100亿元的
电子商务企业。2011年,
刘强东给
自己定的
目标是280亿到300亿。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08-2010年中国网购
市场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30%、93.7%和89.4%,而
京东的年复合增长超200%。(
创业 )这样的增长
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曾经因为野蛮扩张而著名的传统3C零售商国美,用了15年
时间才让年收入突破100亿元。
而与这些数字相
伴随的,是一波接一波的封杀。
翻阅
京东历史,不难发现,自2004年
京东商城成立以来,封杀就一直
伴随其
发展。先是明基对
京东封杀,公开表示不
承诺京东特价品的售后服务,其后
京东遭遇技嘉科技的封杀,
遭遇液晶厂商瀚视奇的封杀,当然还有苏宁、国美,以及当当和出版社的封杀
封杀背后其实是
京东的低价战略打乱了整个传统
规则下呵护着的价格体系。冲入
瓷器店的大象,也许就是
刘强东的
市场之道。
但让公众率先
关注到
京东的,却是一种
资本的疯狂。
就在今年4月1日,
京东接受了
成功投资Facebook等明星
互联网公司的DST为首的财团高达15亿美元的
投资,这是中国
互联网迄今为止额度最高的一笔
投资;而在2009年,
京东的第二轮
融资为2100万美金。
如此巨额的
融资,外界
担忧刘强东从此
失去对
京东的
控制权。对此,
刘强东回应媒体说,他
拥有京东远超过50%的投票权以及董事会超半数席位,只要他在
京东一天,就会把牢
控制权。
CEO我可能5年之内不
考虑交出去。”他说。
野蛮生长
有人调侃说
刘强东浓缩了中国
互联网坏
孩子”的一切
特征,他拿着巨额的
投资,在微博上打架,他被称为价格屠夫,进了IT
市场,把IT
市场搅得惊天动地;进入图书领域,又使得出版行业昏天暗地。
2010年12月8日,当当网上市之后,
刘强东就宣布,
京东图书以同比便宜20%的低价进行促销。其实自2010年11月,
京东图书商品上线,有意要和
卓越、当当在图书在线零售
市场三分天下之后,就已经给
依靠图书品类起家的
卓越和当当带来了巨大
压力。
业界
人士指出:
京东从3C起家,但3C用户
重复购买率低、毛利率低,消费类电子产品为3%,大家电为7%。但这些用户可能每隔两三周就会买一次零食或者一本新书。相比起来,百货和图书业务的平均毛利率可以超过10%。因此,
刘强东向综合业务类扩张并不
意外。
本想
低头默声不再公开谈论江湖之事,
避免成为攻击靶子!无奈垄断和
潜规则横行的行业令人窒息,与其被闷死不如
挣扎呐喊!这是人之
本能而已!我只是一个四处呼喊
公平竞争的
市场主义者!我不是个坏
孩子!真的!”5月24日,他在微博上发表言论,颇为
委屈。
他似乎被规模
绑架了。
如果你想
创业的话,真的不
建议大家
选择商业零售行业!你的
销售额不增长等死!你的
销售额快速增长必然会得罪很多人,因为都是从
别人篮子里
争取过来的!这是一个漩涡,不停地转,你无法置身事外真想有一天也能放下一切私奔去”5月20日,他在
自己微博里
感慨。
商业
竞争是很惨烈的,到
最后能活下来的可能就是一两家。对我们来讲,我所做的一切并没有损害消费者利益,
尊重商业
规则,也不违法。那么在这个基本的
条件下,所有激烈的手法我们都会采用。”他对记者说。
当然,
如果故事仅仅
停留在这个层面,难免会留下比勇斗狠的
印象。其实
支撑京东野蛮生长的是其低价策略和好的用户
体验,这两点,也正是
刘强东在中关村活下来的不二法门。
当然,对于已经长成B2C巨鳄的
京东创始人
刘强东来说,在他眼里,物流布局深度和用户
体验程度几乎可以画等号。他曾在读沃尔玛创始人自传时发现,全流程业务的
公司做到
最后都是物流
公司,沃尔玛就是全球最大的物流
公司。
现在,
京东的自营配送已覆盖130个
城市,一二级
城市基本上大部分覆盖了,72%订单
实现自主配送。
未来每隔600公里有一座
京东仓储配送中
心,到年底会
实现150个
城市自行配送,明年初步
规划是350个
城市。”
刘强东说,他的
目标是在3年之内
实现500到800个
城市自行配送,那个时候其物流覆盖
能力将超过订单数的95%。
在
京东,会议室都是以各国的首都来命名的,似乎很
容易得出一个结论,
刘强东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他
微笑着承认,一个
企业家看得远,这是非常正常的,像
京东这样的
企业,
如果要为用户
创造价值,扩张是必然的。
他告诉记者,他不想做中国的亚
马逊”,他谁也不想成为,
京东必须就是
京东,有
自己的特色。”这么
霸气十足的人,
爱好却是
钓鱼和越野,据说开车很疯,最
喜欢腾空跃起那一瞬间的
感觉,还因为开车太疯伤过腰。
所看重的和被质疑的
有一种说法是:一家
公司的风格多多少少都会有些
老板性格的影子,
京东也不例外。
刘强东的
创业经历也成为
衡量自己、
衡量员工的一个基准来源。他会在大会上对
员工说:来
京东工作的
同事,可能没有谁是高干子弟,学历也不会高,唯一可以做的就是
拼搏。
此外,在
京东的用人机制中,还有一项
坚持了5年的特别措施,就是每年
面对高校
毕业生的
管理培训生”
招聘。这项活动至今总计
培养了200人。
刘强东说,
京东选拔管培生,是要
选择那些
真正能够
一辈子吃
苦的人”。
京东对管培生候选人要做
家庭背景调查,
父母是普通工人或
农民的,
才能顺利通过。
刘强东说得很直接,那种
家里可以三五年不
工作都还能吃好喝好的,我们不敢要。”这些管培生由
刘强东亲自
管理调教,相较于其他人会获得更多、更快的
提升机会。
刘强东喜欢用
自己创业13年来持续执行的
公司早会制度”,来
证明自己做事的
坚持”。这个会每天早上8点半开,大概20分钟到40分钟
时间,全国一百多个
部门的
部门经理以上
员工务必参加。除了外出有约或出差,
刘强东都会准时出现在会议室,
风雨无阻。
当然,他觉得
自己目前并不是一个好的
管理者,他正在
学习成为一个好的
管理者。他有些
道德洁癖,最
讨厌欺诈。
京东曾有
高管代打卡,被直接开除了事。在
刘强东看来,这侵犯了
企业道德底线,没有容忍
空间。
对于
京东,
刘强东有非常强的
控制力。
每年,
刘强东都会
选择一天亲自给用户送货,他会
阅读收听几乎每一条用户投诉,这样,他就能对
公司成长的每一步了如指掌,也给
员工施加无形的
压力。
公司的信息系统迄今仍然是基于他亲自编写的软件上的。
这些,或许都是
支撑刘强东获得普遍
意义上的
成功的
支撑因素。
刘强东曾经立下
誓言,要成为
公司工作时间最长的人。过去10年来,他
坚持每天看2000条左右的用户留言。泡论坛,发帖子,是他最直接
了解用户
满意度的方式。
公司的用户
满意度报告并不会成为我
评价客户
满意度的依据。”他说。
此外,
刘强东喜欢跟其他人谈论
价值”。他认为
京东从最早的小柜台到今天的大
公司,所做的事都是有
价值的。很多
高管跟他说,为什么你不炒股票?他回答说,赌博没有
价值,买
彩票没有
价值。
当然,也有人从源头对
刘强东所说的
价值提出质疑,即中国
电子商务的商业
模式。
去年4月1日,易凯
资本CEO王冉通过微博,阐述了他对某些
电商行事方式的嘲讽:
投资人给我拉来三车
钱,我把一车给了搬运工和
仓库,一车给了媒体,一车换成钢镚直接发给了全国人民。给完之后,我
感觉好极了,觉得
自己特别有
价值,于是我高声吆喝:再来十车!对外还得说是二十车。我不是
陈光标,我是中国的一些
电子商务公司。”可以看得出,即便是这样一个段子,对于
市场规模,对于用户需求,王冉并无疑问,无非是在探究这个事儿到底该怎么弄?狂放一点还是矜持一点?
他同样对烧
钱论”提出了反驳。大家确实都在烧
钱,但
钱有两种烧法:一种是烧在
市场上,砸广告,烧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另一种则像
京东一样,把
钱烧在仓储、物流、信息系统方面,变成了有
价值的固定
资产。实际上,我们现在只要停止
投资,
马上就能盈利。但我们
选择不停地追加
投资,只有这样
才能将消费
体验做到
最好。”
在
路上2008年采访人人的陈一舟时,记者查阅资料,看到了一句话:陈一舟可能是中国
互联网的
最后一个大佬。说这话的人有他的逻辑,中国
互联网盈利
模式既定,很难再产生新的山头了,但世事也并非如此,当时的陈一舟赌的是
社区,谁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开心网先声夺人,而现在则是新浪微博的独享尊宠。
而
互联网的大佬也出了两个:先是
周鸿祎用免费的方式颠覆了杀毒
市场,
风光无限地去了纳斯达克;后是
刘强东用零售商的
思维缔造了一个快速
发展地B2C王国,把
卓越和当当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而现在,
京东被诟病的,是他还没有盈利。赌
未来,在传统行业是匪夷所思的,但在
互联网领域,这不新鲜。
在
互联网不长的历史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点。1999年的美国,在当时的业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
互联网领域,你确实很难看得清。这个领域新到连
价值规律、商业
规律都是全新的甚至反传统的。”
对此,《
时代》周刊的主编沃尔特对亚
马逊
老板贝索斯的
评价,似乎可以拿来做一个诠释:他(贝索斯)试图
依靠增长
速度,而不是用
利润来建构一个
公司。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种理念无论是好是坏,无疑都已经
改变了1999年的整个
经济模式。”而当时鼎鼎大名的Yahoo、亚
马逊等等都好像比赛似的比着亏
钱了。
有评论称:
京东过去十多年的高速
成长,仿佛一个隐形旋涡,裹着诱惑,藏着暗流,令用户、供应商和
投资人都难以逃脱。当然,每年,他都会选一个
时间段,
离开他的
京东,当然,这只是
短暂的游离。
库布齐沙漠,距
北京1800公里。
刘强东用了4天的
时间来穿越沙漠。
沙漠的
风景有一种凄凉的美,初到沙漠的人,都会被这种美所震慑,但10个小时候过后,就会觉得枯燥无味,沙漠的轮廓就分不
清楚了,失却了
层次感,但必须
说服自己坚持下去,一定不能
放弃,直到穿越沙漠,”
刘强东对
自己说。
他一般两个月穿越一次沙漠,在整个
过程中,他
说服自己,一定不要
放弃。你不开车了,把
方向盘交给
别人,实际上你就
放弃了,”
刘强东说。